-
dafa888:品种定向改良等世界领先的分子育种技术
时间:2020/4/7 10:18:40 作者: 来源: 阅读:198 评论:0内容摘要: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种业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关键所在,没有种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正是深刻认识到种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性、战略性价值,相关工作一直被放在特殊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以1997年10月《植物...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种业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关键所在,没有种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正是深刻认识到种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性、战略性价值,相关工作一直被放在特殊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以1997年10月《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施行和2000年7月《种子法》发布为标志,中国种业科技创新沿着法治化轨道阔步前行,打造了3个国家级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即西北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西南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和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育种方式实现了从优良农家品种筛选到常规育种,从杂种优势利用到生物技术育种的跃升,并形成了脱氧核糖核酸定向筛选、品种定向改良等世界领先的分子育种技术。在主要粮食作物方面,中国水稻、小麦育种居世界领先水平。
2018年10月,水稻单产新世界纪录在华诞生,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湘两优900”录得亩产1203.36公斤,连续第3年刷新该项纪录。在选育杂交水稻的同时,袁隆平带领团队近年来致力于"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并实现亩产最高超过800公斤。今年3月,在山东青岛举行的盐碱地稻作改良万亩示范基地开工仪式上,袁隆平"海水稻"研发团队成员表示,2020年年,该团队示范种植面积将达100万亩。致力于水稻新品种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凭借"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他领衔摘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培育的水稻品种"嘉优中科1号"在2019年最高亩产达到1089.7公斤。
1月14日,一则落款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公示材料在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发布,材料显示,初审通过的小麦品种多达106个2018年.年、2019年年,通过最终审定的小麦品种分别为77个和59个。由此,中国小麦种业科技创新活跃度之高可见一斑。在新型良种的支撑下,中国小麦单产持续增加,从改革开放初每公顷不足1900公斤提高到近年来约5400公斤,总产量近年来稳定在约1.3亿吨的高位。
本类更新
-
04-13dafa888:传统的观赏性旅游正在不断向体验型旅游转变
-
04-08dafa888:“唯头衔”“唯论文”怪圈缘何难破
-
03-28dafa888:这项工作确保了我们现代主战坦克是欧洲最致命的武器
-
03-27dafa888:长江文明馆将成为中部首个全球水博物馆网络成员
-
03-20dafa888:中美就美国对台军售问题发表了
-
03-19dafa888: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更加突出
-
03-18dafa888:那一年的义勇军接受了残酷的挑战
-
03-17dafa888: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
03-16dafa888:江震回想起这次参加诗词大会的经历
-
03-15dafa888:这种石榴适合于电商渠道和精品零售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
04-04dafa888: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04-07dafa888:品种定向改良等世界领先的分子育种技术
-
04-14dafa888:中国和尼泊尔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
-
03-30dafa888:疫情之下,高尔夫、红酒、枪支在这些地方成了“必需品”
-
04-09dafa888:中斯合营汉班托塔港启动燃料油加油业务
-
03-31dafa888:公益面前,我们不是旁观者
-
04-05dafa888:科技部还将出台支持措施
-
04-06dafa888:疫情影响之下中国汽车更要坚定走全球化之路
-
04-03dafa888:加大研发,覆盖更多人群
-
04-01dafa888:大学老师种当归